top of page

從碳排、製造到AI決策——三家深科技新創,如何深入企業現場,打開轉型共創新關係?

  • Cara
  • 7月24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面對ESG浪潮與數位轉型壓力,台灣企業正加快尋找具實務導入能力的技術夥伴,期望透過AI、IoT與資料治理建立永續與高效的新營運邏輯。Meet創業小聚桃園特別場,齊聚三家深耕製造與能源場域的深科技創新(Deep Tech)新創團隊——七號演算整合、日威科技與樂達創意科技,以新創與企業合作導入創新技術經驗為例,分享他們如何與企業攜手共創解方,讓AI不只是亮點展示,而是實際嵌入組織與流程的行動策略。
面對ESG浪潮與數位轉型壓力,台灣企業正加快尋找具實務導入能力的技術夥伴,期望透過AI、IoT與資料治理建立永續與高效的新營運邏輯。Meet創業小聚桃園特別場,齊聚三家深耕製造與能源場域的深科技創新(Deep Tech)新創團隊——七號演算整合、日威科技與樂達創意科技,以新創與企業合作導入創新技術經驗為例,分享他們如何與企業攜手共創解方,讓AI不只是亮點展示,而是實際嵌入組織與流程的行動策略。

日威科技:從製程數據到決策回饋,打造即時可視的智慧工廠管理系統


「我們懂工廠,也懂怎麼讓AI真的進得了現場。」日威科技創辦人曾家彥這樣說。

日威科技自2017年創立以來,專注智慧工廠解決方案,主打「即時生產管理系統」,已成功導入射出成型、CNC、組裝產業,協助企業從紙本作業轉向數據驅動的即時決策。曾家彥指出,台灣工廠常見多國人力混編,若仍仰賴紙本記錄,不僅成本低、錯誤率卻高,難以落實有效管理。

其核心系統整合MES、QMS與WMS模組,涵蓋接單、派工、生產、品管到出貨全流程,並透過IoT即時的特性,提供異常警示與效率追蹤。老闆能即時查看稼動率與不良率,主管用工單看板追蹤工序進度,作業員則用平板快速回報,協助企業全面掌握產線狀況、提升接單排程的準確度。

「我們做的是讓工廠知道,數據收進來之後可以幫你賺到什麼。」他強調,數據化的核心不在於報表,而是揭示低效與異常,進而找到優化關鍵。日威已完成多項產線改造專案,針對不同產業設計操作介面,降低導入門檻。近年也積極與AI服務整合,與如樂達創意等AI團隊合作,採模組化整合因應導入需求,並持續透過商業模式調整與夥伴協作,深化其在智慧製造轉型中的角色。

ree

日威科技創辦人曾家彥認為數據化的核心不在於報表,而是揭示低效與異常。 黃馨弘攝影


對談中積極分享「如何與企業對話」的溝通心法。七號演算透過實習生計畫,建立企業主與團隊間的信任基礎,讓合作從共同學習和教育開始;樂達創意則強調可量化、可複製的導入架構,以流程飛輪和產品模組降低雙方磨合成本;日威科技則提醒新創別急於推銷完整系統,而應從解決一個痛點出發,建立實用價值。也回應了雲豹能源資深經理黃世偉所說「技術本身不是目的,真正的價值在於能不能解決現場的問題。」

這場對談對於台灣正走向厚創新深化、數位轉型落地的關鍵階段,這些來自現場的聲音,正在重塑技術導入的真實樣貌,也描繪出新創與企業之間,從「供應者」走向「夥伴關係」的轉變,企業不再只是「採購方」,而是願意參與新創成長歷程的共創夥伴,當新創也不再只是展示解法,而是懂得傾聽需求、調整節奏的行動者,這批厚創新新創或將成為下個階段產業轉型的催化劑,也為企業開啟一條從共識到共創的永續合作之路。


日威科技

日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
330 桃園市桃園區永安路1015號4F

T | 03-3025839

©2022  日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
bottom of page